学院巡礼

学院巡礼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巡礼 >> 正文

临床赋能,授之以渔,润之以心

发布日期:2024-06-03    作者:     来源:     点击:


(护理学院提供)

1.案例概述

为培养高素质中医护理后备人才,《中医临床护理学2》课程组针对学生的痛点问题,进行了“临床赋能、授之以渔、润之以心”的育人教学改革,建设医护教协同教学团队,重构课程内容,注重思维引导,创设多形式的真实场景沉浸式案例讨论,形成了“一问二收三辨四设计”的案例讨论模式,让学生把知识用起来,同时,融入课程思政润之以心。其中线上线下实时互动式案例讨论的模式可推广到各兄弟院校,实现校际联动,南北互通,推广价值较高。

  2.背景缘由

 随着中医护理临床专科的发展,中医护理技术不断普及,专科专病护理逐步规范,但真正能够根据辨证灵活运用各种中医护理方法与技术的临床护士并不多,这些“术”的精进受到了中医“道”的制约。2023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要提升中医护理能力,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

《中医临床护理学2》正是运用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护的方法,对外、妇、儿、骨各科常见病证进行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的一门临床课程,对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与辨证施护能力起重要支撑作用。

我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三大痛点问题:1.学生运用中医思维辨证施护的能力相对薄弱;2.学生缺乏融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真实场景与学习场域;3.学生对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认识不足,进而影响了专业思想。但作为00后的大学生,他们接受能力很强,渴望学以致用,喜欢成就感,只要给他们创造机会与适当引导就能很快提升。

针对上述情况,课程组以育人为目标,在学院“技能为本,仁爱为魂,中医为韵”的育人理念指导下,自2018年以来进行了“临床赋能、授之以渔、润之以心”的教学改革。

3.主要做法

课程组细化调整了课程教学目标,建设医护教协同的教学团队,从原来的5人拓展为10人,含副高以上中医(包括专科主任)、护理专业教授、副教授及5名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护长。我们的直属附属医院是国家级、省级专科护士骨干培训基地,也是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这为我们的课程育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我们重构了课程内容,把各专科病证护理进行了压缩,增加了各专科概述、真实场景的沉浸式案例讨论、中医专科护理临床拓展(临床疑难案例讨论)等内容。下面详细介绍具体举措。

 

1)思维引导,授之以渔

针对第一个痛点,精讲中医护理特色病证,注重取类比象和思维引导,结合雨课堂实时测试,及时释疑解惑,增加各专科概述,为学生搭建医专科思维与知识框架,夯实中医理论基础。此外,结合慕课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自学或翻转,探索了多方法融合式案例讨论,即融合了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法和三明治教学法。课前学生结合慕课自学,完成测试,并分组讨论不同案例的辨证施护。每组一个案例,组员编号,课堂上老师点评错题,编号相同的同学重新组队,共同讨论几个案例的辨证施护后,随机点名汇报,老师点评、引导、梳理重点,这种多方法融合式案例讨论让每个同学都动起来,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表达、文献检索与整体观、辨证施护的思维能力。

2)真实场景,实践提升

针对第二个痛点,我们创设了真实场景的沉浸式案例讨论,形成了“一问二收三辨四设计”案例讨论模式。真实场景的案例讨论包括两种,一种是以患病学生为病人的真人案例讨论,另一种是线上线下实时互动式讨论,与大多静态的线上线下结合不同,我们的特色是与临床实时互动。

通过与临床实时连线,学生视频问诊,收集四诊资料,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辨病辨证、设计施护方案,然后再与临床连线,汇报讨论结果,临床护长点评并分享目前临床的施护方案,线上演示适合该病人的中医护理特色技术。这种线上线下实时互动式案例讨论可以突破时空,把理论与实践、临床实际相结合,并能与时俱进,开拓视野。

此外,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作为中医专科护理临床拓展的一部分,也运用了这种“一问二收三辨四设计”模式,由临床老师模拟病人,更偏重于中医护理思维、过程与疗效见证。

学生在这些真实场景与学习场域的案例中浸泡,由浅入深,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运用中医思维指导护理的能力。

3)思政铸魂,润之以心

针对第三个痛点,我们通过古今医家医案、行业楷模引领以及真实的临床疗效见证,提升学生对中医护理优势与特色的认识与专业自信,培养大医精诚的专业精神。同时,通过真实的护患交流,让学生对患者共情,激发其医者仁心与使命感。去年我们还把对病人的感谢化作感恩的行动,同学们课后给病人送上自制的祝福卡,当他们知道和蔼可亲的宗婆婆过两天做手术,写了一盒满满的祝福卡,这些感恩的行动让患者、家属、病友、临床护士和老师都深受感动;而后期的跟踪反馈与疗效见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中医护理专业自信。

 

 

 

通过教学创新,我们把普通课室的教学环境,拓展到智慧课室、线上、图书馆、临床科室、甚至社区,形成多维度形成性评价,探索可选择作业,因材施教。

4.效果启示

1)学生在课程中的收获

近几年学生的期末考成绩比改革前均有提高,及格率、最高分、平均分和优秀率呈上升趋势;学生认为线上线下实时互动式案例讨论体验感强、形式新颖,真实的场景很有代入感,也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认为对自己的问诊思路、辨证思维、沟通技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也开阔了视野。课后一位同学说,她觉得自己在真实场景的案例讨论中不断提升,对中医护理的兴趣、能力和自信都提高了。学生的进步就是老师教学创新的动力,也是育人的成果之一。

 

 

2)学生在第二课堂及各类比赛中的收获

2018年以来,教学团队共指导学生获得大创项目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5项,校级立项20余项;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创新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3项,指导学生获专利1项;参加护理联盟中医护理综合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技能操作拔火罐组一等奖等5个奖项。

3)教师团队与课程建设成效

教学相长,教师也获得了自身和团队的成长,近5年来团队教师共获省级奖项10项,校级教学奖项15项。课程改革案例获2023年度广东省高校教学管理学会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省“新医科”视域下课堂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得了校级立项1项,丰富了教学资源,目前习题库、临床案例库、思政案例库正在建设中。

 

 

4)校内外推广

上述的教学创新也进行了校内外推广,教发中心组织校内推广2次,在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药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2023年会中进行推广。而我院的健康评估课程采取了线上线下互动式案例讨论的形式,师生的反响非常好,认为这种方法能突破时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值得推广。这种形式的案例讨论可以用于各大医学院的临床课程或者临床与基础的桥梁课程,甚至可以进一步跨越时空,与全国其他中医药院校连线互动,建设虚拟教研室,共同进行线上线下实时互动式案例讨论,推动南北各地中医护理的交流,推广价值较强。

 

围绕育人,教学创新,创新源泉,源自学生,学生是育人的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