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巡礼

学院巡礼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巡礼 >> 正文

《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创新案例

发布日期:2024-06-03    作者:     来源:     点击:


(护理学院提供)

1.案例概述

《传染病护理学》是面向护理学本科大三学生开设的1门专业必修课,它主要研究传染病的临床护理理论和实践,讲授传染病防护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应对及处理传染病的能力和方法。在培养传染病防护与救治能力方面,是其他护理学专业课程无法替代的,在专业内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重要阵地。在疫情时代开展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背景缘由

从非典到新冠,人类的发展史一直是一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传染病护理是防治传染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新冠疫情,护士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力量战斗在最前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说“世界各地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护士表现出巨大的同情心和勇气。她们的价值从未得到如此清晰地展现”。面对疫情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作为《传染病护理学》课程组老师,我们能做的是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把素质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为国家培养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敬业奉献的护理人才

3.主要做法

1)更新课程组老师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育人目标,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三全育人为机制,践行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护理人才。学生除了掌握防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护理传染病患者的临床思维与应对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从心底认同传染病护理工作。我们的课程组参与了思政、创新的专题培训,提高课程组老师在专业课程内思政育人及创新的能力。

2)丰富课程目标:将育人目标纳入课程教学目标

传染病护理相比其他护理工作风险更大,工作更累,职业认同感也更低。我们的课程要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甘于奉献的医者精神,必要的时候还要能够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新医科建设需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护理人才,作为传染病护理工作者,更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推陈出新的勇气。我们的课程只有24个学时却要完成18种传染病的教学,我们通过将育人目标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3)重塑教学内容:拓展本门课程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①首先对教材的编排重新进行了组合,从原来的按病原学特点分类变成按传播途径进行归类。这样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教学。

②拓展了教材以外的内容,我们将每一种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制作成学生感兴趣的短视频的方式发布在课程公众号上,让学生学史明志、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③编写思政案例库。我们一方面通过挖掘传染病历史上的思政元素强调科学家精神,培养医者仁心,甘于奉献的医者精神。另一方面联合临床编写思政案例,强调护士非常重要的两个专业素养:慎独跟移情。形成思政案例库,将案例库融入到知识点的教学中,形成思政地图,让我们的课程内容变得更有温度,同事也将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④ 传染病护理是多学科的融合,为了实现多学科的教学师资我们首先引入了传染病一线专家、疾控中心的专家进入课堂参与授课。另外,同时课程也将传染病防治法,最新的防控知识,国家对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政策性文件,传染病患者的伦理、法律等知识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拓展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4)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形式多样的混合式教学

①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通过合理分配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线上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单元测验检测线上自学效果,视频观看完成度,讨论区互动提问了解及保障线上学习效果,线下课阶段性答疑引导学生深刻把握重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果。②传染病护理学普遍存在学时少、实践不足、理论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的难题。通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虚拟仿真,课程公众号等打造丰富线上资源,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深层次学习的途径。③通过案例教学等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通过传染病发展史中的经典事迹与案例引入,在前辈的精神引领下,主动思考各案例所蕴含的思想道德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念。 把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构筑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悲悯情怀。

5)构建多元评价:将学生的情感体验纳入课程评价指标

课程评价综合了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线上线下相结合。此外,我们也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程中的行为表现等纳入课程评价指标。同学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如科普宣教等途径,有学生在学习狂犬病的知识之后意识到大学生在校园散养撸猫的行为是有风险的,于是自己制作了狂犬病科普的短视频发布在抖音上,也有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在某景区向即将登山的小朋友科普登革热的防护知识,还有学生利用所学给家人进行科普宣教,在成为别人的白衣天使前也保护好自己的家人。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的学生知行合一。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也获得了积极正向的反馈。

鼠疫线下课堂

鼠疫虚拟实验 

  

向即将登山的小学生科普登革热防护知识

 

4.效果启示

    学生的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在医学类专业课程中非常的重要。很多道理学生都懂,但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确实有一定难度。我们不期望通过一堂课就改变学生的认知,甚至改变学生的行为。但是每堂课,每门课程,每个老师都这样说,总是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认知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课程中尽量开展一些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知行合一,提供实践的机会,往往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