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于1972年试办中草药培训班(一年制),1977年开始招收中药学本科专业(四年制),1984年成立中药系,1997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更名为“中药学院”。2006年,中药学院与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实行合署办公,更名为“中药学院(新药开发研究中心)”。2020年,与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合署办公,更名为中药学院(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2024年,加挂中药资源中心牌子,更名为中药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2019年获批广东省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1年学院党委荣获“广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荣获广东高校第三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2022年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中医药学院重点建设名单”。
中药学院立足岭南,扎根湾区,争创一流,大力培育塑造“唯真至善、全人教育”理念,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学院现开设中药学和药学两大类4个本科专业,其中“中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3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新开设临床药学专业。2023年中药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该专业开设四年制本科班和“4+5”中药学创新人才班(与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学院拥有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和药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中医学学科群建设学科,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经过52年办学历史,中药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中药学、药学高级专门人才。
2023年中药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中医药学院重点建设名单(2024年中期考核优秀)
2. 案例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 ,并陆续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广东也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目标,并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将中药产业列为粤港澳合作的重点领域,提出建设粤港澳中医药教育高地,加强教育供给侧改革,培养高素质一流中药本科人才。粤港澳地区中药教育资源丰富,但各个高校办学体系彼此独立,优质中药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无法形成合力,导致办学效率低下;同时中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培养模式单一,基于传承和创新协同发展平台建设不够,科教、产教、医药融合不够深入,导致培养的人才缺乏传承和创新发展能力,特色不明显,不能很好服务地方医药经济。
本案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行业需求”为牵引,围绕“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育人目标,依托粤港澳优质中药教育和产业资源,走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之路,开展具有岭南特色的中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教育合作,打造粤港澳中药教育共同体,构建“校际、校企”联合办学、协同育人新模式;二是建立基于岭南中药传承和创新的教育体系,构建“三个优化、四个结合”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辨药、制药、用药、评药、研药”五重能力;三是深化产教协同模式,实施“高校+特色园区+龙头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和产业化服务能力;四是推进医药融通,打造医药一体化平台,培养“懂医精药”复合人才。
守正传承+创新应用构建中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解决教学问题:
(1)解决大湾区中药学优质教育资源零散、无法形成合力、办学效率低下问题。
(2)解决中药类专业人才传承和创新发展教育体系建设不足,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不够问题。
(3)解决中药类人才培养与中药产业结合不够紧密,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医药产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问题。
(4)解决中药人才培养医学知识欠缺,医药分离现象导致学生临床服务能力低下问题。
获评第十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获评第九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3.案例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整合湾区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湾区中药教育共同体
针对湾区中药教育资源分散、办学效率低下问题,牵头联合香港、澳门及广东17所高校成立广东省中药学教指委,顶层设计粤港澳中药学类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成立粤港澳高校课程联盟,建设了17门中药优质在线共享课程;与粤港澳三地40所高校成立了粤港澳高校联盟,建立粤港澳产业化联盟,深化粤港澳“校际、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中药学大类招生,开展中药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与澳门科技大学和企业分别联合开办“中药卓越班”“中药创新班”“中药药品经营与管理”特色教改班。
(2)建立岭南中药传承与创新发展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双思维”和“五重实践能力”
针对中药人才培养传承和创新发展能力不足问题,构建“三个优化、四个结合”的岭南特色中药传承和创新发展教育体系, “三个优化”即优化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建设,突出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并重建设思路,打造优质的传承和创新教学资源和平台;“四个结合”即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中医药文化构建+实践训练+双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医药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到大学教育全过程,发展中药类专业学生“辨药、制药、用药、评药、研药”五重能力。
创新和传承发展教育体系构建
(3)深化产教协同,培养学生服务产业能力
围绕“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岭南地缘和湾区优势资源,开展具有岭南特色的中药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并提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新理念,通过高校-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合作,促进校内外各资源要素的有效融合和协同集成,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新局面。为此,学校中药学专业于2015年分别与康美药业,大翔药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同时学校针对中药学人才产业服务能力不强问题,建立多层次产教化平台,与粤港澳医药企业、医院等单位建设有校外56个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涵盖了中药种植、生产、使用、管理、新药研发及药学服务等领域,为中药学卓越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供了有力的保障。 主持的“‘三能力一体化培养’校企协同中药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粤港澳大湾区融合背景下中药学类专业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得第八届和第十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中药学类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第九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4)构建多层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课堂实验内涵建设,建立了阶梯式四层次(“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自主设计、创新研究”)实验教学模块,开设“药学基础科研训练、综合实训和“虚拟仿真实验”等特色实践课程。打造“通识课程-专创融合-第二课堂实践”分层推进的立体化双创实践教育体系,构建“课堂实验、专业实训、科学研究、医药实践、素质拓展、创新创业”六大实践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六大”能力,即实践动手能力、问题研究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
(5)推进“医药融合”,培养“懂医精药”复合人才
学校建设有4所直属附属临床医院,3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依托学校丰富的临床医学资源,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通中医和中药课程互选平台,在专业课中开设了《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导论》、《药物治疗学》等医学课程,强化学生的医学知识;打造医药融通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展临床药学见习、实习,增强学生临床药学服务能力,培养“懂医精药”的中药复合人才。
4.案例的创新点
(1)提出了粤港澳整体融合培养中药特色人才理念
根据粤港澳优质中药教育资源分散、共享平台建设不足现状,专业创新性地提出“粤港澳三地整体融合培养中药特色人才的理念”。研究通过顶层设计,成立涵盖香港、澳门的广东省中药学教学指导委员委、粤港澳高校课程联盟、粤港澳中药产业化联盟,从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实践平台等方面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各高校和产业教育资源,构建大湾区高度共享的中药教育一体化平台,优化中药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打造湾区高质量的教育共同体,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中药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效率。
(2)构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岭南中药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创新性地提出走“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之路。研究依托粤港澳优势中药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深化粤港澳“校际、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中药学类专业大类招生,开展了中药卓越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并以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打造中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的教育平台,提出将“科教-产教-医教”全方位融合到中药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集成育人效应,构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岭南中药学”高素质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5.改革成效及案例的推广应用效果
中药人才培养成绩显著。中药学专业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近4年,教师共承担60项省部级、校级教改项目;编写教材49部,其中主编15部行业规划教材;获各级讲课比赛及教学成果奖28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逐渐增强,近4年来,学生承担国家、省级和校级创新实验项目224项,发表论文42篇,获省部级竞赛三等奖以上46项。
学生获第七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展示特等奖、一等奖
成果广泛推广。一是获得权威专家认可。中药学专业202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专家组认为学校以健康中国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需求为出发点,已形成“具有岭南医药特质的中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和创新复合型中药人才”的办学特色。二是校内外推广应用。推广应用于本校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均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人才培养模式被上海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借鉴应用。三是媒体广泛报道。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人民网、中国中医药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学校中药学人才培养做专题报道,彰显影响力。广东健康头条以“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共建中医药高地”为主题做深度报道。